情绪决定理论
人是否采取一个理论 ,全看该理论给是否带来认可的情绪
人是情绪的动物,人采取任何行动,都需要多巴胺的水平(短暂)超过阈值。
对理论也是一样。一个完全逻辑自洽的理论,会因为人的感觉不太对而显得不可靠。而一个漏洞百出的骗术,会因为被骗人的感觉开绿灯而越陷越深。
如果人不喜欢某个理论预测的未来,那他就倾向于否定这个理论。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理论,是大家都善于做的,因为其路径最简单,对现实的影响最小。
然而理论一直在更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会死去。旧理论的拥护者死去之后,新人才有机会重新认识更先进的理论。他们或者从小学习,接受了理论带来的负面情绪;他们或者因为新的理论而获得新的好处。这也是为什么对社会中占比高的人产生影响的理论很难扩散开来的原因:旧有的人群会想尽办法除掉新的理论,至少对之视而不见。旧有人群的反抗常常会持续非常多代人,最好的例子莫过于2022年的当下,仍然有很高比例的美国学校反对进化论,坚持神创论。这跟教会的势力仍然很大有密切关系。
另一些幸运的理论,会攀上政治团体的火车而迅速传播。比如进化论之于马克思主义中国,自由民主的左派理论之于美国等。为政治团体所用的理论会从公立教育系统开始传授,所以很容易进入下一代人的心智。这些理论的首要要求是合理化其攀附的政治团体,至于理论本身是否更先进则要求不高。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