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打卡
我们在使用待办工具的时候,通常会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进行打卡操作。这个看似合理的用法,我现在却认为它是所有待办使用效果不佳的原因。
仔细想想,待办的完成过程中,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为了完成一件事情,执行人需要和他无法完全控制的人、事打交道。也就是说待办的完成效果,很多时候是受外界左右的。但是用户却是在完全战胜外界不确定性之后,才能获取打卡的快感。从运动心理学看来,这种奖赏模式会导致心理问题。
试想一位推杆的球手,运动心理学要求当球被推出之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不需要球手为之考虑了。如果球手每次进球才能获取自己的认可,那经年累月下来,他很可能产生心理问题,成功率变低甚至变得难以执行推杆(yips)。反观待办打卡机制,如果执行人在任务完全完成之后,才能打卡,那就相当于球手在推杆进洞之后才能获取自我认同。这种推迟的待办打卡机制,就会造成使用者的压力变大,造成拖延。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类比推杆,在推杆过程中,球手能完全控制的事情如果做好,就需要给自己发放认同。那么在待办管理中,完全可以提前打卡。当任务开始时就打卡,因为任务一旦开始,剩下的事情就会自然而然的进行下去。不论其中有多少随机性,牵扯了多少第三方,因为有人去按了开始按钮,并且没有怀着对最终结果的心理负担推行下去,任务就自然而然的向洞口滚去了。如果刚好没进,那就再开始,再推一杆就行。
Last updated